來源:中國財經報 2016-11-10
“十二五”期間,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工作不斷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有效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業務建設,行業發展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日前,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十二五”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工作回顧報告。報告指出,“十二五”期間,在把好注冊會計師考試和注冊管理入門關等事前監管的基礎上,注冊會計師行業監管工作不斷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有效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業務建設,行業發展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5年來,注冊會計師行業建立以系統風險為導向的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體系,完善以約談為抓手的年報審計監管工作方法,規范以幫助提高為目的的懲戒與幫扶機制,行業誠信意識和執業質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防范系統風險全面改革執業質量檢查制度
健全有效的執業質量檢查體系,對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提高執業質量意義重大。2011年,注冊會計師行業執業質量檢查制度實施全面改革,先后出臺《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制度改革方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制度》,建立起以“周期性檢查為基礎、防范系統風險為核心,體現獨立監管要求,與國際普遍認可的監管制度相趨同”的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體系。
“十二五”期間,中注協對證券期貨業務資格事務所實施3年一個周期的執業質量檢查,各省級注協對本地區非證券所實施5年一個周期的執業質量檢查,全面完成了對全國事務所的一輪周期性執業質量檢查,實現了系統風險導向檢查的全覆蓋。
實施有效的系統風險導向檢查,關鍵在于科學合理的檢查方法。5年來,各級注協不斷探索豐富檢查方法,以突出檢查重點、提升檢查效率為目標,形成和完善了確定年度檢查重點和檢查對象、質量控制體系、業務項目檢查等一系列檢查方法。
以約談為抓手創新年報審計質量事中監管方法
注冊會計師行業一直將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作為行業監管的重點。2011年,注冊會計師行業調整完善了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規程,突出全程監控、風險導向和誠信執業的理念,建立起以約談為抓手、事前事中事后監管相結合的監管體系,推進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規范化、全程化。
中注協堅持在每年年報審計工作開始前,組織行業專家跟蹤國內資本市場熱點,研究年報審計面臨的風險點,對上市公司年報審計風險作出重點提示。
2011年,中注協在年報審計中,首創年報審計監管約談方式,有針對性地對高風險上市公司審計業務項目開展監管約談,提示風險因素并提出防范建議措施,指導事務所關注和應對相關審計風險。5年來,中注協先后選定了50多個約談主題,累計組織約談50批次,約談證券所77家次,涉及上市公司84家次,受到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反響,財政部領導多次給予批示肯定,證監會領導到中注協調研約談開展情況。
中注協一直高度重視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相關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及時匯總發布相關審計信息。2011年至2015年,中注協共編發年報審計情況快報77期,成為行業內外、各類媒體和專業機構廣泛引用的基礎數據信息。
以幫助教育提高為目的完善懲戒幫扶與專項檢查機制
執業質量檢查和年報審計監管的目的在于促進事務所樹立誠信執業的理念,不斷提高執業質量。為此,注冊會計師行業建立實施懲戒制度和幫扶機制,于2011年對《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執業違規行為懲戒辦法》等相關制度進行全面修訂。
在規范違規行為懲戒機制方面,各級注協設立懲戒委員會,對執業質量檢查和專項調查發現的問題形成懲戒決定,由各級注協執行懲戒。同時,為保障被懲戒事務所申訴的權利,各級注協設立申訴委員會,對懲戒事項進行審議,并作出仲裁決定。“十二五”期間,各級注協對532家次事務所和1330人次注冊會計師進行了行業懲戒。
在公開披露檢查及懲戒信息方面,注冊會計師行業建立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公告制度。各級注協每年向社會公告開展執業質量檢查的事務所數量、檢查對象、檢查內容、檢查重點、檢查處理結果等總體情況,詳述檢查內容及檢查結果,公開懲戒原因,大大提高了行業檢查的透明度、公信力和威懾力。
在加強教育幫扶方面,各檢查組在現場檢查階段深入了解事務所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提出建設性建議,寓幫扶于檢查之中。